• 首页
  • 学习之窗
  • 科技天地
  • 晚晴园地
  • 科技老干部工作
  • 国际视野
  • 文化生活
  • 视听室
  1. 首页
  2. 文化生活
  • 文化随笔
  • 科技史实(回忆录)

人造地球卫星事业的奠基人

人造地球卫星事业的奠基人 赵九章先生出生于1907年10月,河南开封人,1933年毕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后回国,长期从事气象研究和地球物理研究工作。他是我国空间科学与空间探测的主要奠基人

2023-04-03

为科学服务,为和平建功

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先生,1932年入读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考取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研究生,博士毕业后在法国从事相关研究工作。1948年,中法之间恢复通航,他立即回国。他全身心组织原子弹、氢弹的科研工作,不愧是"两弹"元勋中的元勋。 为科学服务

2023-03-06

我亲历的中国核武器研制

我亲历的中国核武器研制 中国的科学家从1958 年起开始研制原子弹、氢弹的任务,经过不到10年的时间,先后于1964年、1966年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我亲历的中国核武器研制 吴中祥 为对抗美国的核威胁、核讹诈,党中央、毛主席从 1958 年起具体安排了研制原子弹氢弹的任务。当时的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具体执行这项任务。

2023-03-06

我国首次核试验亲经历

我国首次核试验亲经历

2023-03-06

我国高功率激光及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五十年回顾

我国高功率激光及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五十年回顾

2023-02-03

感谢党的培养 愿做农民贴心人

感谢党的培养 愿做农民贴心人

2023-01-09

参加首次核试验回忆录

参加首次核试验回忆录

2022-12-05

一心为人民,慷慨掷此身

我是在1981年改革开放初期去英国做访问学者,那个时候我们的钱很少,我的工资只有56块,当时对美元的汇率1:3,那只有20美金不到,所以人家问我,你一个月拿多少钱?我都不好意思说。当时我在剑桥大学担任学生会主席,记得有一次当时的驻英大使柯华给我们作报告,其中说到在伦敦机场上,英国机场工作人员指着即将回国的中国留学生说:“They’ll never get rich!”(他们永远也富不了)。因为当时我们国内物质条件比较差,所以回来的时候留学生都带了许多东西,机场托运加随身携带大包小包的,英国人看不起,说了那样的话,这当时对我们的刺激是非常的大。我最近又到国外去了一趟,感受真是不可同日而语,碰到外国朋友竖起拇指对我们说:“China, great!” 所以我觉得这几十年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坚强,这是肯定的,这是我自己的感受。

2022-11-01

科技人员的楷模

2007年2月27日,李振声院士在76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精神卓越地走上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台,领取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2-10-10

六则幽默

来自网络平台,源自生活的六则幽默,乐趣生活。

2022-10-10

移花接木

万能电脑、易用软件、变焦镜头、无限遐想,使得人们可以制作种种变幻无穷、引人入胜的图片。在此展示的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退休职工汤章城于今年中秋之夜,利用不同的焦距、曝光度所拍摄的圆月。以及结合他旅游世界各地所拍摄的照片,移花接木般地移景接月所制作的照片,以供读者欣赏。

2022-09-16

红十字人汤蠡舟与新四军

在孩童时,我就听说抗日战争初期父亲汤蠡舟在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部第三大队大队长,驻守江西期间,曾去过新四军在皖南的总部。我还见到过新四军总部首长送父亲的纪念品,缴获的日本旗,旗上有新四军总部首长的诸多签名。

2022-09-0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第 /13页  跳转
友情链接:
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 中国养老网 健康报 上海关心下一代网 上海科技 上海科技党建网 中科院 中国电子 中船
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1525号技贸大厦4楼
邮编:200235
电话:800-820-5114(座机) 400-820-5114(手机)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50号
沪ICP备
14017396号-2
银发网手机
快捷方式

扫一扫,手机查看